巨子生物IPO:來,再滿上一杯女茅
《多肽鏈》原創(chuàng)出品
作者|嚴睿
熱到飛起的膠原蛋白賽道,到了集體沖刺IPO的群癲時刻。
前有敷爾佳創(chuàng)業(yè)板掛牌至今未遂,后有創(chuàng)爾生物、錦波生物碰壁科創(chuàng)板后“轉版”北交所。不過比起這幾家公司,剛剛向港交所遞報IPO申請的巨子生物才是這一賽道的真正顯貴。
在很多資本大佬高舉鈔票,喊破喉嚨都“得不到”的巨子生物,只在2021年末“開放”了一輪融資,算是招徠IPO基石投資人。
僅此“天使輪”,巨子生物估值便超過了193億元。
其投資人名單更是豪橫的夠來段大“貫口”:高瓴、CPE源峰、君聯資本、鼎暉投資、中金資本、黑蟻資本、高榕資本、國開創(chuàng)新資本,以及A股上市公司三人行(605168.SH)。
當然,巨子生物肯定是有兩下子的。
按其銷售額計,從2019年至今,巨子生物已經連續(xù)三年蟬聯中國最大的膠原蛋白專業(yè)護膚品公司,去年成為國內行二的專業(yè)皮膚護理產品公司。
公司旗下產品組合共有105個SKU,不僅包括功能性護膚品、醫(yī)用輔料,甚至還有功能性食品等八個品牌。
按其招股書數據看,公司超過90%的營收貢獻是來自于“可麗金”與“可復美”。巨子生物的這兩大品牌在2021年中國專業(yè)皮膚護理產品行業(yè)暢銷品牌中排名第三和第四。
這些還只是“表象”,因為巨子生物還在四處向新領域出圈,以拓展空間。
在其此次IPO融資的劃清單里,不但要繼續(xù)鞏固全球最大重組膠原蛋白廠商,還要在稀有人參皂苷上大筆下注,這是要橫跳到保健品乃至腫瘤藥物上的節(jié)奏啊。
巨子生物到底是個怎樣的“巨子”?一旦IPO成功,巨子生物會不會為二級市場投資人,再滿上一杯令人上頭的“女茅”呢?
|壹|戲碼
巨子是塊“好肉”
一級市場“搶籌”巨子生物的戲碼,無非是想在醫(yī)美領域再造一顆能讓二級市場持續(xù)發(fā)癲的大力丸。
資本市場是最顯“羊群效應”的地方。
當年華熙生物(688363.SH)上市前,一級市場就開始吹風,玻尿酸之王何止女人的加油站,那擱到二級市場妥妥的“女版茅臺”,自斟饋贈兩相宜。
何況,那些資本大佬總是嗅覺敏銳得很,賠錢的生意他們會投?大佬都投,你不投,你是咸魚還禿頭!
但凡賬戶上有點錢,哪根韭菜能頂得住這通撩啊。
華熙為首的醫(yī)美三劍客上市,成為了男女老“廣普”玻尿酸、肉毒桿菌最好的教科書。也確實,在各路機構、轎夫、韭菜的輪番不懈努力之下,投機客們賺到了錢,心情和臉也都美麗了。
于是,大佬們又開始積極復積極的展開新一輪“女茅造”運動。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相似的套路,這一回是膠原蛋白,一個錯過了又得等上大幾年的新概念。
樹活一層皮,人活一張臉。都消費升級了,你還在看大寶?膠原蛋白它不香嗎,能涂能抹還能吃。
跟玻尿酸比起來,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生產的重組膠原蛋白,應用那可是更寬廣的,什么修復受損肌膚屏障、緊致抗皺加提拉,保濕美白手到擒來,實屬皮緊之利器,抗衰之良方。
實在閑得慌,你還可以品茗幾丸,沉浸式體驗一把由內而外的美麗重生?傊,記住口訣就購:短效護膚斬小三,長效抗衰擒鮮肉。
再上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提升一下權威性,顯得有數更有理:2017-2021年重組膠原蛋白市場的年復合增速高達54.85%,同期玻尿酸市場年復合增速是32.9%,這就差出不老少。
再說現在重組膠原蛋白市場規(guī)模才是玻尿酸的六成都不到,可謂是王者級潛力品種。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了,2027,重組膠原蛋白將取代玻尿酸,站上功能護膚品市場之巔。
你看,那華熙生物可不都挺進膠原蛋白界了嗎?大佬敏銳啊。
投啥行業(yè)都得投龍頭,這是定律。說起重組膠原蛋白,那可不得是巨子生物。憑啥?憑人家重組了個膠原蛋白。
22年前,范代娣博士研發(fā)出了專有的重組膠原蛋白技術,后來就和自己老公嚴建亞干起了巨子生物,妥妥的“類人膠原蛋白之母”。
范代娣博士,“類人膠原蛋白”之母
所以巨子生物的技術深度自然是孤獨求敗的那種。
膠原蛋白還分動物源性膠原蛋白和重組膠原蛋白,比較而言,后者具有生物兼容性更高、漏檢病原體隱患風險低,水溶性更強,還可不斷優(yōu)化等優(yōu)勢。
換言之,就是技術護城河也挖得更深。所以,作為重組膠原蛋白的行業(yè)“奠基者”,巨子生物自然就擁有更長的技術紅利周期。
如今,重組膠原蛋白開始躥紅。此時上市,順風順水順人意的巨子生物,真是一塊“好肉”。
|貳|暗礁
醫(yī)美會不會“集采”
巨子生物是完美標的嗎?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懸浮半空的孤島,放在復雜的市場環(huán)境和行業(yè)生態(tài)中,壓根就不存在完美標的。
毛利率、凈利率高,營銷費用高,研發(fā)投入占比低……這些問題不過是媒體碰瓷的話術暗語而已,根本算不得什么“原罪”。
毛利率堪比茅臺?這話真有點爛耳朵了,炒華熙的時候說,炒愛美客的時候說,甚至炒奧園美谷、炒朗姿股份的時候,都恨不得蹭上幾句。
事實上,隨便在生物技術、創(chuàng)新藥行業(yè)翻翻看,毛利率高過貴州茅臺的公司比比皆是。茅臺有“核心技術”,這些公司就更得有,因為最根本的競爭力,就是技術護城河。
2005年巨子生物正是憑重組膠原蛋白技術,在國內拿下行業(yè)首個發(fā)明專利的授權;2009年公司成為全球首家實現量產膠原蛋白護膚品的公司;如今是全球范圍內產能規(guī)模最大的重組膠原蛋白企業(yè)。
有核心的專有技術,有成熟的商業(yè)開發(fā),有強健的規(guī)模產能,為什么不能高低賺個不錯的毛利率?
至于說營銷費用高,醫(yī)美上游廠商華熙生物、愛美客、巨子生物,哪個營銷費用不高?但就算成本支出驚人,一些公司的凈利率還是能達到50%+。
沒辦法,“消費醫(yī)療”這頂戴花翎就是讓消費者們覺得物有所值,甚至超值。
再看生物技術、創(chuàng)新藥企業(yè),那些毛利率高過茅臺的公司,很多營銷費用也不低,但有20%+凈利率的都在偷笑,有30%+的得幸福得竄上天。
十年,十幾年的研發(fā)成果,商業(yè)化了還不能只考慮怎么攤銷成本,怎么提升盈利,還得周全民生,保障百姓健康。集采和醫(yī)保目錄,不進會很難,進了也不易。
像巨子生物這樣的醫(yī)美上游企業(yè),完全沒這些煩惱。
但,錢能這樣一直賺下去?其實醫(yī)美上游的這些企業(yè)也必然會遭遇市場與政策的兩座“暗礁”。
于市場面,消費市場的從來都是喜新厭舊的,醫(yī)美行業(yè)里為了反復收割消費者,不斷制造新技術或新概念,“技術更迭”都已經要與IT行業(yè)的摩爾定律看齊了。
玻尿酸、肉毒割完一輪,就炒出了膠原蛋白,沒準膠原蛋白市場滲透率還沒咋地,就被更新的技術輪替了、攤薄了。想想看,兩年前特熱的熱瑪吉,是不是現在聽得少了很多。
所以,醫(yī)美上游廠商也得有像創(chuàng)新藥企業(yè)一樣的產品管線儲備,不斷向市場拋出新梗才行。要么就降維在美妝消費品市場里,持續(xù)拉低自己的毛利,投入到轟轟烈烈的行銷內卷中。
重組膠原蛋白有技術壁壘,但比起很多創(chuàng)新藥公司上市或者在研的產品,恐怕技術含量以及給人們帶來的福祉,就遠沒利潤率那么突出了。
這就是個大問題了。在今天的市場語境下,如果只是一招鮮,你很難吃遍天;如果你是造一個概念割一輪韭菜,那么政策面是萬萬不會放過你的。
別以為醫(yī)美行業(yè)就不會出現“集采”式的政策,高利潤率雖然無罪,但只為追求利潤而鼓吹消費主義,那就是政治不正確的問題了。
要帶動行業(yè)發(fā)展和共同富裕,要更深更廣惠及消費者,要引領技術革命,向全球輸出中國原創(chuàng)的硬核技術,這才是正道的光。
只會賺錢,只為賺錢,只會在資本簇擁下鼓吹消費主義來賺錢,那么“集采”式的政策,甚至是教培行業(yè)的教訓,早晚會降臨到這些企業(yè)頭上。
|叁|橫跳
跳出圈才更好裝
比起華熙生物收購食用膠原蛋白資產,巨子生物在人參皂苷以及牙科輔材上的“橫跳”,更顯高明。
眼見一大波企業(yè)奔著膠原蛋白就殺將了過來,巨子生物的核心生意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
雖然2019-2021年公司毛利率從83.3%提升到了87.2%,但其凈利率從近70%跌到了53.3%,資產回報率從39.2下跌到了15.7%。當然,這數據也可能是因為公司為沖刺IPO而更側重于營收數據的展現。
不過,從另一些數據來看,我們能嗅到不同的味道。
比如,巨子生物無論是研發(fā)投入的絕對值或者營收占比數,都遠低于同樣搞膠原蛋白的錦波生物,也大大低于華熙、愛美客。
是巨子生物在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對自己的技術優(yōu)勢有絕對自信,還是這個領域在功能性護膚上以及沒有什么技術提升的空間了?
想想看為什么錦波生物、創(chuàng)爾生物始終沒能在科創(chuàng)板登堂入室?為什么像湯臣倍健、貴州百靈、東方海洋等很多不相干的上市公司突然就跑到了膠原蛋白行業(yè)?
膠原蛋白技術不僅是在美容護膚和食品保健品領域有良好應用前景,在眼科疾病、燒傷等治療方向同樣有應用前景,為何巨子生物不繼續(xù)在這個技術領域上做縱深投研拓展?
按照巨子生物招股書的計劃說明,上市募集資金將大部分用于基礎研究及推進專有合成生物學技術以及新型重組膠原蛋白、稀有人參皂苷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發(fā)上。
基礎研究這是自然,合成生物學技術平臺建設和重組膠原蛋白是巨子生物的“專業(yè)賣點”,但稀有人參皂苷等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發(fā)才是其“出圈”的“市場賣點”。
不然巨子生物又怎么會計劃將其人參皂苷產能從0.63噸直接提到267.8噸。瘋狂擴張400倍人參皂苷產能也成為輿論質疑巨子生物的焦點所在。
然而,就在最近,大A股突然冒出了個“人參概念股”,實際上就是由稀有人參皂苷這東西引發(fā)的,亞泰集團、信邦制藥,還有大名鼎鼎的長春高新,都在染指人參皂苷。
除了能廣泛應用于食品、保健品,增強人體免疫力外,人參皂苷的藥理功效還在于抑制腫瘤、神經細胞保護上,上述公司都在臨床治療方向上作為重要的新藥品種來推進。
玩命吆喝可以吃的膠原蛋白的華熙生物都不得不向巨子生物嘆服一句:又被它裝到了。
橫跳到人參皂苷上,巨子生物顯然更會玩“出圈”。
在重組膠原蛋白上靠技術紅利與產能擴張,守住基業(yè);在人參皂苷上開疆拓土,為未來成長拉滿空間,這不也是二級市場投資人喜聞樂見的嗎?
更何況,巨子生物還有其他路線的儲備。比如,骨科修復材料、齒科整形輔材等領域,雖然尚未有正式上市的產品,但這些領域的前景卻是相當誘人的。
不得不說,巨子生物不但重組蛋白玩得好,在捕捉新的市場機會上也相當到位,同時還深諳資本市場的游戲邏輯。
剩下的,就是看巨子生物能不能順利過會港交所的IPO了!
原文標題 : 巨子生物IPO:來,再滿上一杯女茅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