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窗廣告:你以為的“癬疥之疾”,撐起了完善的灰色產業(yè)鏈
來源 | 零壹財經
作者 | 沈拙言
“我也很煩彈窗廣告,但是很無奈,因為我還要用這款軟件,只能忍著!
一位電腦用戶如是說。
不同于筆者的“電腦使用潔癖”——桌面不能有任何文件或快捷方式、完全依靠快速啟動欄和文件資源管理器以及開始菜單、任何非系統(tǒng)文件都別想裝到系統(tǒng)盤等極端操作,大部分用戶對于電腦彈窗以及軟件捆綁雖有微辭,但并不覺得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只是“癬疥之疾”。
開頭那位用戶甚至認為,作為用戶想要使用某軟件是“欲戴王冠”,而被迫接受該軟件的夾帶私貨是“必承其重”。
只是大多數(shù)人想不到的是,一些軟件的彈窗廣告這類的大家司空見慣的“小動作”,竟有一套完善的產業(yè)鏈,而且賺得盆滿缽滿——在2022年央視“3·15晚會”中所曝光的,一些專業(yè)做軟件捆綁間雜彈窗廣告的公司,年營收能達到12億元之巨。
上游:流量入口提供展示位置
在彈窗這一產業(yè)鏈的上游位置生存的,是各大流量入口。
在筆者日常的電腦使用過程中,“電腦使用潔癖”的驅動下,對于軟件本身的純凈度要求頗高,發(fā)現(xiàn)某軟件在某位置彈出窗口后,即刻點開該軟件的設置,找尋關閉彈窗的開關,如果軟件并未提供這一開關的話,筆者可能會壯士斷腕,忍痛卸載。
而對待一些無法關閉但由于使用習慣問題無法卸載的軟件,筆者選擇采用其它渠道進行彈窗攔截。
以搜狗輸入法為例,“每日新詞”、“今日熱點”、“今日資訊”、“搜狐新聞”等彈窗是主要輸出位置,且在設置中沒有關閉的選項。即便是用戶不堪其擾通過其它渠道下載安裝純凈版軟件,依然會存在強制彈窗。
2020年,搜狗瀏覽器(含搜狗輸入法)曾被處罰。據中國網信網消息,搜狗瀏覽器(含搜狗輸入法)等6家平臺13款常用軟件工具,捆綁安裝多個彈窗插件,在青少年上網課時頻繁彈出,部分彈窗過大影響網課呈現(xiàn),部分彈出頁面關閉按鈕不明顯或無法一鍵關閉,甚至彈窗推送低俗色情內容,嚴重干擾青少年上網課。
為此,國家網信辦視違規(guī)情節(jié)和問題性質,依法分別采取約談、責令限期整改、暫停相關頻道欄目更新、全面下架,停止互聯(lián)網接入服務、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等處罰措施。
時至今日,彈窗依然存在。
以此為延伸,QQ、迅雷、百度網盤以及Adobe Flash Player驅動等電腦用戶常用的軟件也是彈窗大戶,彈窗內容既有廣告內容,也有每日資訊,只是不管廣告也好,資訊也罷,內容質量堪憂,一些“標題黨”信息充斥其中。
如果連熟練使用電腦、手機的年輕人都對彈窗廣告進行無奈和妥協(xié),那降臨到老年人身上可謂是災難。大部分老人總會遇到“手機越來越卡”的問題,彈窗廣告貢獻了一份力。
O2O百團大戰(zhàn)、網約車大戰(zhàn)、共享單車大戰(zhàn)等互聯(lián)網行業(yè)內的知名混戰(zhàn)都曾用補貼的方式培養(yǎng)用戶習慣,然后在市場培育初期注重用戶體驗。先后順序很重要,當用戶逐步形成了使用自身產品的習慣后,是否依然注重用戶體驗,則是企業(yè)道德范疇的問題了。
“當你真正餓的時候,飯里有根頭發(fā),你也顧不了那么多了,挑出頭發(fā)接著吃唄。”一位用戶如是說。
彈窗的發(fā)明者是一位名叫伊凡·佐克曼的程序員,他的初衷是用彈窗的方式將網頁與廣告分離,避免用戶將某些負面的網頁內容與網頁展示的廣告相關聯(lián)。
這一“偉大的發(fā)明”成了網站開發(fā)者和廣告主的福音,迅速火遍全球,成為讓廣告主歡呼的蜜糖、普通用戶哀號的砒霜。
伊凡·佐克曼公開在《大西洋月刊》上發(fā)表文章表達懺悔,稱彈窗是他最糟糕的發(fā)明。
這一情節(jié)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在《大西洋月刊》、《寫給“國際知識界和平大會”的信》、紐約諾貝爾大學的演講等多個場合表達了遺憾,他只是想把原子彈這一罪惡的殺人工具從瘋子希特勒手里搶過來,卻把它送到另一個瘋子的手里,讓這些武器造成無法形容的災難。
2014年,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工信部、國家工商總局就啟動了“整治網絡彈窗”的專項行動。5年后,人民日報微博發(fā)布《“彈窗廣告”不能想彈就彈》一文登上熱搜,閱讀量超4.4億次。再兩年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印發(fā)《關于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決定從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2022年3月,國家網信辦又起草了《互聯(lián)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要求互聯(lián)網彈窗信息推送提供者應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
八年時間,多項整治,彈窗廣告并未完全消失,而是規(guī)避了相關監(jiān)管要求,用另一種方式存活了下來。廣告是相當數(shù)量的網站賴以生存的收入手段,純靠自覺,不太現(xiàn)實。唯有重典,方可緩解。
中游:長袖善舞的廣告服務商
彈窗廣告為何屢禁不絕?背后牽扯到多方利益。
廣告者,廣而告之也。對品牌方而言,廣告是要展示給更多的人,有了這層展示,消費者才會對產品留下印象,再進一步產生興趣,最后達成交易。時至今日,“孝敬爸媽腦白金”的洗腦循環(huán)依然在筆者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萬事開頭難,完成開頭的展示環(huán)節(jié),就需要借助大流量入口的支援。同時,廣告服務商的誕生可以對產品宣傳信息進行包裝、對廣告進行分發(fā),省去單一品牌方想要多多投放需要聯(lián)系多個大流量入口的煩惱。
廣告服務商能量不可謂不強大。
援引時代周報的報道,“記者聯(lián)系了廣告服務商,投一個彈窗廣告并不復雜,只要準備好產品圖片,等待20分鐘左右即可制作完成并發(fā)布。廣告服務商甚至拍拍胸脯表示,哪怕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也能解決。而投放的價格是5000元30萬次彈窗廣告,廣告服務商一般擁有一些各種渠道獲得的客群畫像,廣告主可以在后臺選擇相應的標簽,對廣告進行展示。在一些用戶數(shù)據買賣交易中,也常常見到此類型的廣告服務商的身影!
在2022年“3·15晚會”中,央視報道的軟件下載平臺也神通廣大。該平臺主要提供“高速下載器”,在各個軟件下載網站的頁面中有醒目的綠色“高速下載”標識,目前80%~90%的軟件下載網站采用了這一設計。“高速下載器”主要是捆綁軟件,一帶六,用戶在軟件安裝的過程中默認勾選安裝推薦軟件,即便用戶警覺,取消了對推薦軟件的勾選,依然會有隱藏的捆綁軟件進行靜默安裝。
至于“高速下載器”與普通下載相比是否具有高速的功能,該平臺人員回答十分中肯:下載速度并無二致,“高速下載”只是一個商業(yè)化標識,僅此而已。
在推薦的軟件中,收費高的軟件排名靠前,這與彈窗廣告的邏輯一致,廣告主需要更好的展示位,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究竟多高的成本才算高?那就需要競價了。
比如用戶需要下載軟件A,而軟件B和“高速下載器”平臺有合作,那有可能用戶通過“高速下載器”下載的軟件A的安裝包,其實是軟件B,這種行為稱之為“換包”。
而軟件捆綁是彈窗廣告的上游產業(yè),彈窗廣告依附軟件存在。軟件開發(fā)商為了提升產品下載率,支付競價費用給軟件捆綁商,產品下載率上去后,付出的成本需要靠彈窗廣告撈回來。
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
在央視的曝光中,主營“高速下載器”的軟件捆綁服務商馬鞍山百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年營收超過12億元。
下游與底層:廣告主與用戶
處于產業(yè)鏈下游的是廣告主。從5000元購買30萬條彈窗廣告的價格推測,單條僅需不到兩分錢,這個展示成本相對于正規(guī)媒體或主流網站的廣告投放低很多。更核心的問題在于,當別人都在做時,你不做可能就要死。
而對軟件本身來說,現(xiàn)今流量變現(xiàn)趨于困難,進行軟件付費的探索也是一條荊棘之路,只能依靠賣賣廣告展示位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
于是即便軟件方或廣告主稍存良心,但被這樣的“行業(yè)潛規(guī)則”所攜裹向前,那點僅存的良知也被生存的壓力所磨滅了。
至于處于底層的用戶,所能獲得的體驗,就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了。
央視的報道中,“高速下載器”所捆綁的軟件甚至有一些沒有正常流程內的卸載功能,選擇卸載只能看到“填寫建議”以及“點錯了”的選擇。當馬鞍山百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被問到這一問題時,毫不猶豫的表示:
“當然是故意做成這樣子了,不然我們怎么掙錢呢?”
End.
原文標題 : 彈窗廣告:你以為的“癬疥之疾”,撐起了完善的灰色產業(yè)鏈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