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科學和藝術 央視《機智過人》顯示AI強大滲透力
近日,由中央電視臺與中科院共同主辦、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長江文化聯(lián)合制作的,焦點關注人工智能的大型科技挑戰(zhàn)類欄目《機智過人》正式對外公布,即將在8月底登陸央視熒屏。
《機智過人》旨在通過體驗式的互動喚醒人們的科技好奇心、用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展現(xiàn)未來、探求人與AI能力邊界以及探索兩者之間關系的可能性。這也是目前為止涉及AI領域最廣、參與科研工作者人數最多的大型電視科普項目,將于8月底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晚間黃金時間段首播。
全頂級陣容打造,《機智過人》顯示出AI強大的滲透力
從1946年美國科學家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開始,AI技術已經走過了61年的發(fā)展歷程,而其“三起兩落”的傳奇更是被世人廣為傳頌。業(yè)內普遍認為,從2006年開始的AI第三次高潮,發(fā)展到今天已經進入了加速時期,F(xiàn)在,正是它的黃金時代。
文章開頭提到了欄目的主辦方和制作方,確是頂級無疑。同時,它的第二大兩點來自于主持和嘉賓陣容:央視名嘴撒貝寧擔綱欄目支持、中科院博導研究院許穎、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國家****特聘專家張建偉、科大訊飛執(zhí)行總裁胡郁,還有江一燕、林書豪、柯潔、鮑春來等一長串名單。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副總監(jiān)張國飛表示,“通過《機智過人》,我們試圖把科學和藝術之間打開一個通道,讓科學和藝術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茖W是認真的、嚴肅的,藝術是浪漫的,是有想象空間的。如果能把科學和藝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這個節(jié)目更好看,也使這個世界更美好,我想無論是科學家還是藝術家,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能讓這個世界更和諧!
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認知中心主任張建偉也在采訪中表示:“我們要現(xiàn)實的認識到它和物理世界結合的距離還有多遠。通過這檔節(jié)目,我希望大家都要認識到,在中國的研究所、中國的公司里真正的人工智能研究的現(xiàn)狀,真正的認識人工智能的現(xiàn)實和未來,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把中國的人工智能永久的、長期的發(fā)展下去!
此次,從《機智過人》頂級的陣容組成上,我們也似乎看到了AI在傳統(tǒng)電視節(jié)目領域的滲透?梢哉f,火爆全球的人工智能已經在社會生活越來越多的領域中展示了自己的影響力。
AI未來已來:大眾化時代來臨,AI+應用將愈加廣泛
最近,人工智能的火爆正在呈指數型趨勢。如果說前幾年的持續(xù)升溫和年初被寫進政府工作報道,這些都只是停留在政策和口號層面的話,那這次央視和中科院主辦的《機智過人》則可算是國家層面最大的一次落地行動。同時可以預見的是,今后關于落實AI戰(zhàn)略的實際行動將會越來越多。
中科院博導許穎表示:“人工智能在未來,它不是一個單獨的學科,它是有很多不同的學科聯(lián)合而成的一個超級的交叉的學科。因此我在希望《機智過人》能夠有更好收視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將科學興趣的種子,撒向我們所有的大眾。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真正的實現(xiàn)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的大眾化,以及真正的走向應用,讓大家知道人工智能的未來已來!
科大訊飛執(zhí)行總裁胡郁也持同樣的觀點,他在采訪中說:“人工智能這么熱,但是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現(xiàn)在發(fā)展到什么階段了,人工智能到底什么時候能夠得到全面的突破?我相信我們的科學家、企業(yè)家、大眾,甚至我們的文藝界都非常興趣能夠參與到這個過程來?萍几淖兩,創(chuàng)新引領未來,我相信人工智能未來已來!
隨著人工智能今天的發(fā)展,我們利用大數據、利用計算無處不在的優(yōu)勢,實現(xiàn)了AI在博弈、識別等方面的一連串突破。雖然人工智能和物理世界的結合,如傳感、驅動、決策等,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在越來越高速發(fā)展的AI趨勢之下,這些問題必將會在不久后得到完美的解決。
我們已經看到,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參與和推動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后的AI+行業(yè)將會擁有越來越大的應用場景。而更為關鍵的是,隨著更多的技術從實驗室走出并被公眾所熟知,這也預示著AI大眾化時代的大門已然開啟。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