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手里的獨角獸,投奔了阿里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柯基
中國科技產業(yè)的第三次浪潮正在重構競爭版圖。
3月11日,阿里通義千問與Manus官宣戰(zhàn)略合作。這距離騰訊元寶登頂AppStore僅過去8天,距離DeepSeek引發(fā)全球技術地震不過47天。
在資本市場,恒生科技指數年內漲幅超23%,阿里港股自1月低點反彈51.2%,騰訊市值突破4.9萬億港元關口。資本正在用真金白銀押注這場決定未來十年的戰(zhàn)爭。
要知道,Manus擁有騰訊投資的背景,在算力軍備競賽已進入白熱化階段,讓阿里的這一舉措頗有深意。
當Manus的沙盒漏洞暴露技術路徑依賴,當微信搜索框成為14億用戶的AI入口,勝負天平開始向生態(tài)整合能力傾斜。這場戰(zhàn)爭不再關乎單點技術突破,而是生態(tài)系的全維度對抗。
01
暗度陳倉
阿里的閃電戰(zhàn)撕開行業(yè)防線。
3月6日凌晨,Manus發(fā)布的一段演示視頻點燃全網,其"股票報告生成"功能僅需上傳上市公司財報,便能自動完成行業(yè)分析、財務建模、風險預警等全流程操作,內測邀請碼在黑市炒至10萬元。
但這場狂歡僅持續(xù)72小時。3月10日,就有網友爆料成功突破系統(tǒng)沙盒防護,其泄露的29個內置工具顯示,其核心架構依賴Claude 3.5 Sonnet微調模型,且存在"shell_exec可執(zhí)行任意命令""browser_console_exec支持JS代碼注入"等12項高危漏洞。
危局之下,阿里通義千問的橄欖枝成為救命稻草。3月11日官宣的合作協(xié)議披露,Manus中文版將深度集成通義QwQ-32B模型。這款僅320億參數的輕量化模型,通過強化學習訓練實現(xiàn)數學推理能力比肩DeepSeek-R1(6710億參數),且在國產昇騰芯片上的推理速度提升39%。阿里云同步開放"飛天智算平臺"的智能算力資源,或將降低Manus單任務處理成本。
截圖來源于Manus官網
技術協(xié)同的背后是生態(tài)卡位。通義千問開源庫200+垂直場景模型與Manus工具鏈結合后,形成"模型調用-任務拆解-結果驗證"的閉環(huán)系統(tǒng)。
這場突襲更深層的意義在于打破技術路徑依賴。此前Manus因使用未備案海外模型面臨監(jiān)管風險,與通義千問的合規(guī)則使其獲得"國產替代"護身符。
安全漏洞的及時曝光反而成為Manus的轉型契機:聯(lián)合技術團隊在48小時內完成三項關鍵修復:建立多層權限隔離機制,將系統(tǒng)文件訪問權限壓縮83%;重構工具調用接口,注入阿里云盾的實時風控模塊;部署自研的"天巡"監(jiān)測系統(tǒng),實現(xiàn)異常指令毫秒級攔截。壓力測試顯示,新系統(tǒng)的抗?jié)B透能力達到等保三級標準,為后續(xù)政務、醫(yī)療等敏感場景落地掃清障礙。
02
入口爭奪
微信搜索框正演變?yōu)锳I普及化核心戰(zhàn)場。
2月16日,微信灰度測試的“AI搜索”功能悄然上線。這項看似簡單的改造,實則是騰訊對流量入口的生死競速。
這種激進源于深刻的危機感。當DeepSeek日活突破3000萬,其通過抖音短視頻、小紅書攻略形成的流量黑洞,已威脅微信的入口地位。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的“AI攻略”等話題,用戶自發(fā)分享的DeepSeek使用教程播放量突破2.3億次,形成去中心化的流量裂變效應。
騰訊的防守反擊建立在對用戶行為的精準洞察。接入滿血版DeepSeek-R1后,微信搜索框的日均使用頻次提升,年輕用戶停留時長增加。在電商場景中,用戶通過語音輸入“找200元以內帶降噪的藍牙耳機”等口令,系統(tǒng)可自動比價京東、拼多多、得物三大平臺,并將購買鏈接嵌入對話流。這種“搜索即服務”模式,使微信商城的GMV轉化率提升17%。
這場戰(zhàn)役展現(xiàn)騰訊罕見的執(zhí)行力。從決策接入DeepSeek到完成微信入口改造僅用17天,期間協(xié)調TEG(技術工程事業(yè)群)、CSIG(云與智慧產業(yè)事業(yè)群)、WXG(微信事業(yè)群)三大事業(yè)群資源,突破“騰訊內部協(xié)作難于外部合作”的痼疾;技術團隊采用“三班倒”模式,在72小時內完成1600個API接口適配,并將模型推理時延從3.8秒壓縮至1.2秒。
市場用下載量投票——元寶上線首周斬獲600萬新增用戶,超越豆包登頂AppStore。這背后是微信生態(tài)的恐怖轉化效率:當用戶首次觸發(fā)AI搜索功能時,系統(tǒng)會推送“領取元寶7天會員”彈窗,點擊率高達38%。社交裂變機制更催生病毒式傳播,微信群里分享的“元寶體驗報告”卡片,帶動單日新增用戶峰值突破93萬。
騰訊元寶在App Store里的廣告
但競爭遠未結束。阿里與Manus的合作正在開辟第二戰(zhàn)場——釘釘工作臺新增的“智能體市場”,已接入基于通義千問開發(fā)的行業(yè)AI助手超過200個。在金融領域測試中,Manus生成的招股書分析報告通過率達92%,較人工團隊效率提升14倍。這種垂直場景的滲透,正從B端反向侵蝕C端入口的護城河。
騰訊的應對策略也顯露鋒芒。微信“搜一搜”團隊啟動“星火計劃”,向開發(fā)者開放DeepSeek-R1的微調接口,首批入選的50個項目中,涵蓋法律文書生成、短視頻腳本創(chuàng)作等場景。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對視頻號入口的改造——當用戶觀看直播時,長按屏幕即可喚出AI助手,實時解析商品成分、比價歷史數據,將流量入口進化為交易決策中樞。
這場入口爭奪戰(zhàn)的終局尚未可知,但數據已揭示殘酷真相:在AI重構的人機交互范式下,14億用戶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次語音輸入,都在重塑萬億市值的分配圖譜。
03
變量裂變
算力市場的商業(yè)邏輯正經歷顛覆性重構。截至2024年12月31日,阿里云實現(xiàn)營收317.42億元,同比增長13%,該增長得益于AI相關產品推動的公共云收入增長,AI收入已連續(xù)六個季度三位數增長。
騰訊祭出差異化競爭策略的雙軌制鋒芒畢露;煸竽P椭鞴メt(yī)療、教育市場,客戶留存率達89%,其秘密在于"場景適配度革命"——在深圳醫(yī)保系統(tǒng),混元Turbo S模型實現(xiàn)首字響應速度提升。而DeepSeek-R1通過元寶、微信等C端入口鋪量,也收獲了不少用戶。
芯片戰(zhàn)爭的硝煙在架構革新中愈演愈烈。阿里平頭哥含光800芯片采用存算一體設計,推理能效比達17.6IPS/W,在杭州城市大腦項目中,將交通信號優(yōu)化耗時從頻延時從300ms降至150ms。騰訊則通過燧原科技S60推理卡,其獨創(chuàng)的動態(tài)電壓頻率調節(jié)技術,提升電商推薦系統(tǒng)的能效比。
由AI生成的芯片概念圖
這場變革催生算力供給模式的創(chuàng)造性破壞。九章云極DataCanvas推出的算力包產品,以"度"為計量單位,在MWC 2025展會上展示的跨境算力調度系統(tǒng),實現(xiàn)東南亞AI初創(chuàng)公司與中東開發(fā)者的算力無縫流轉。這種"算力即服務"模式,與阿里云"靈碼計劃"形成共振——后者已吸引建信金融科技等12家機構接入,構建起從芯片到應用的合規(guī)生態(tài)。
邊緣計算與中心化算力的協(xié)同進化重塑產業(yè)格局。阿里云與杭鋼股份的合作則開創(chuàng)工業(yè)遺址轉型范例。寧波鋼鐵舊廠房改造的綠色智算中心,采用間接蒸發(fā)冷卻技術將PUE值降至1.15,年省電2.1億度。該中心與之江實驗室 AI 訓練基地形成協(xié)同,為寒武紀MLU370等國產芯片提供液冷適配方案,解決散熱難題的同時降低功耗25%。
這種"硬件重生"策略,正從長三角向中西部蔓延,鄂爾多斯 "草原云谷" 數據中心的風電直供模式,將算力碳排放強度壓縮至0.32kg CO2e/kWh,較傳統(tǒng)火電數據中心降低80%。這種依托清潔能源的 "硬件重生" 策略,正從長三角向中西部蔓延,既緩解東部算力緊張,又帶動資源型城市轉型。
商業(yè)模式的裂變催生新物種。并行科技通過服務器再制造技術,將算力硬件成本降低30%,服務覆蓋全國80%重點實驗室。青云科技的"基石智算CoresHub"平臺,實現(xiàn)跨云邊端算力調度,在工業(yè)質檢場景將模型推理延遲壓縮至27毫秒。
從含光800芯片的晶體管陣列到微信搜索框的智能體應答,從飛天智算的云端訓練到元寶客戶端的指尖交互,算力革命的漣漪已穿透技術邊疆,重塑萬億市值的分配法則。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原文標題 : 騰訊手里的獨角獸,投奔了阿里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