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9家初創(chuàng)公司推動自動駕駛變成現實?
美國公司Cyngn成立于2013年,原名Cyanogen。最初公司開發(fā)出一個基于開源Android系統(tǒng)的CyanogenMod。2017年,公司更名為Cyngn,轉向自動駕駛軟硬件研發(fā),并獲得了美國加州自動駕駛技術測試許可,已經與奔馳公司達成合作。公司已累計融資7000萬美元。
美國公司Seegrid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工業(yè)領域的自動駕駛視覺技術研發(fā)公司,專注于制造業(yè)和物流領域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公司研發(fā)的智能平臺將無基礎設施的視覺引導車輛與車隊管理軟件相結合,為企業(yè)提供聯網解決方案,并推動智能工廠建設。公司已累計融資5950萬美元。
美國公司Airbiquity成立于1997年,總部位于華盛頓州西雅圖市。通過將軟件、通信技術、無線服務與車輛相結合,其研發(fā)的車輛解決方案旨在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一個更加靈活、可擴展的解決方案平臺,以幫助汽車適應駕駛員的數字化生活方式。公司已融資8040萬美元。
硅谷公司AEye成立于2013年,專注于機器視覺研發(fā),已推出智能探測和測距技術iDAR,利用視覺硬件、軟件和AI算法相結合,創(chuàng)建出可定義可擴展的硬件設備,并可以動態(tài)適應車輛和道路的實時需求,以提升自動駕駛汽車行駛安全性。目前公司已累計融資5600萬美元。
硅谷公司Aeva是一家自動駕駛傳感器公司,推出一款可以看到物體位置,并能監(jiān)測到物體移動速度的傳感器。通過將激光雷達和相機融合在一起,省去了其他系統(tǒng)同步相機的麻煩。公司研發(fā)的技術不僅能夠繪制出周邊環(huán)境的3D地圖,還能標記出所有正在移動的物體,并快速判斷出物體的移動速度和方向。公司成立于2016年,已融資4850萬美元。
美國初創(chuàng)公司Embark著重研發(fā)自動駕駛半掛式卡車,公司的目標不是完全取代駕駛員,而是希望在長途運輸過程中,特別是高速公路上減少人類駕駛員的駕駛時間。去年2月,公司完成從美國西海岸到東海岸的自動駕駛卡車測試,共耗時5天,穿越8個州,里程達到2400英里。公司成立于2016年,已融資4710萬美元。
硅谷公司AutoX通過自動駕駛技術為用戶提供生鮮和食品配送服務。公司希望通過自動駕駛解決美國配送服務人力成本高昂的問題。該公司在美國加州的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公路測試中,測試里程為3.65萬公里。2018年,公司正式在加州開始對公眾進行試運營。公司成立于2016年,已累計融資4300萬美元。
美國自動駕駛卡車公司Kodiak Robotics成立于2018年,公司愿景是利用自動駕駛技術緩解當前貨運市場的巨大壓力,解決長途貨運司機數量不足的問題。通過使用第三方的傳感器,而不是獨立制造,公司可以專注于通過硬件和軟件架構開發(fā)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堆棧。去年8月,公司完成4000萬美元A輪融資。
美國初創(chuàng)公司May Mobility成立于2017年,總部位于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市。公司更看重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商業(yè)化,通過研發(fā)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平臺,為企業(yè)提供系統(tǒng)級安全設計服務。公司希望通過系統(tǒng)設計方法和全流程的運營服務,改變城市端到端運輸出行體驗。今年2月,公司完成2200萬美元A輪融資,累計融資3350萬美元。
硅谷公司Innovusion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圖像級LiDAR傳感器系統(tǒng)研發(fā)商,適用于L4和L5級的自動駕駛汽車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ADAS)市場。公司研發(fā)出一款兼顧圖像級分辨率與高信噪比的遠距離探測激光雷達Innovusion Cheetah,可以探測200米外的物體,并能生成高密度點云(300行),該激光雷達已可以批量生產。去年10月,公司獲得3000萬美元A輪融資。
美國波士頓創(chuàng)業(yè)公司Optimus Ride孵化自MIT內部研究團隊,主要聚焦于高效、安全、可持續(xù)的自動駕駛技術和出行方案研發(fā),目前正在開發(fā)L4級自動駕駛系統(tǒng)。公司成立于2015年,累計融資2330萬美元。
硅谷公司DeepScale是一家為半自動和自動駕駛汽車開發(fā)感知系統(tǒng)的技術公司。公司自主研發(fā)的深度神經網絡可以幫助汽車制造商使用低功率處理器獲得更準確的感知,使車輛能夠實時了解周圍發(fā)生的狀況。公司成立于2015年,累計融資1850萬美元。
毫無疑問,自動駕駛是一個高門檻、高技術、高投入、長落地的領域。一方面,上述創(chuàng)業(yè)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個豐富的研發(fā)與應用生態(tài),正在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步落地;但另一方面,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正如Gartner在2018年發(fā)布的新興技術炒作曲線顯示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正在進入泡沫幻滅的低谷期,而L5級自動駕駛技術才剛開始起步。從成熟所需時間來看,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規(guī);瘧弥辽龠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不管如何,作為一項“登月”級的新興技術,自動駕駛從研發(fā),到應用,再到普及,必定會經歷一個非常艱辛的歷程。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fā)也絕非孤立的努力,而是與眾多行業(yè)的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此外,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身后,眾多的傳統(tǒng)汽車企業(yè),以及大型科技公司,正在讓這一領域變得更加熱鬧。祝勇敢的先行者好運!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7月8日立即報名>> 【在線會議】英飛凌新一代智能照明方案賦能綠色建筑與工業(yè)互聯
-
7月22-29日立即報名>> 【線下論壇】第三屆安富利汽車生態(tài)圈峰會
-
7.30-8.1火熱報名中>> 全數會2025(第六屆)機器人及智能工廠展
-
7月31日免費預約>> OFweek 2025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論壇
-
免費參會立即報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載>> 《2024智能制造產業(y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fā)展藍皮書》
推薦專題